一位澎湖在地人說:"對我們來說,
這是每年的特殊景象。以前,從來不知道澎湖的街道會塞車,也沒見過機車是這樣鑽來鑽去,雖然很不習慣,但畢竟只是一個時期。自從觀光逐漸盛行,加上澎湖科技大學的成立,都是外地學生,澎湖多了很多外來元素,也讓彭湖增添新的氛圍"。
這回十月到澎湖,一路上沒有台北的人車鼎沸,只有風的呼喊;沒有太多觀光客,是很真實的澎湖生活;風很大,大到一路被風推著走,走近沿海景觀,必須成蹲姿爬行姿勢,否則是很有可能被吹落海的。偶遇一位澎湖在地護士,
她說:"如果不玩水上活動,九十月秋天和三四月春天的澎湖是最舒服的。冬天,是狂風的主場秀,路上不會有人,樹旁的花草都是枯萎的,這時候澎湖很多人憂鬱症發作"。
我很驚訝,澎湖這個純樸的地方怎麼會有憂鬱症。
她說 :“鄉村有鄉村的煩惱,城市有城市的壓力。人的心情和狀態會受到光線影響,有憂鬱因子的人,看見陽光不在,花草沒有朝氣,印入眼簾都是灰灰的景象,更容易勾起悲憤的情緒了。我昨天剛辭職,因為在整所待久,容易被那樣的氣氛影響"。
晚上的澎湖沒有夜生活,日落後幾乎沒有店家做生意,尤其在西嶼這個人煙稀少的村落。一天晚上,民宿旅客想買伴手禮,我跟著去兜風,沿路,店家寥寥無幾。總算,看見一家仙人掌冰,良記。仙人掌冰和我想得不太一樣,是深紫色的,
老頭家說:"如果看到是淺紅色或不夠深的顏色都是有加過水或色素的"。
老頭家很熱情,和我們講許多澎湖的在地生活,並帶我們走去買伴手禮。其實那家店已經關了,但老頭家敲他的門,叫他開門讓我們買。
老頭家說:"在澎湖,大家都是親戚,牽來牽去,不認識的人聊到相互的友人,都會發現,原來你是我誰誰誰的親戚,都有關係的" 。
澎湖居民很親切熱心,生活步調很慢,日子很簡單,
一位公車司機大哥說:"再過三個月就開滿三十年了,退休後就只想釣釣魚,打打老二(只的是撲克牌的大老二)"。
民宿老闆娘也說:"在澎湖,只要看的到人,不用怕迷路,只怕你不問"。
在台灣,習慣和外地人介紹自己是台北人,但在澎湖,在地人都統稱我們是台灣來的,感覺就像澎湖是個國家,一個被大自然孕育,賦有歷史文化的土地。有人說,澎湖出外打拚的人大多小有成就,或許,是這樣真實的活教材給予更多空間去思考與想像,不再只是侷限於課本教室的知識而已。澎湖,還有許多地方和故事等待我再次尋訪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